文︱陆弃中兴证券
美国新近通过的“大而美”税收与支出法案,正悄然撬动全球旅游格局的地基:国际游客赴美不仅要支付签证申请费,近期更要面对一笔不菲的“签证诚信费”,至少250美元的额外负担。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,这意味着动辄数百乃至上千美元的“隐藏费用”,成为美国旅游成本飞速攀升的冰山一角,直接砸向那些想一睹美利坚风采的普通人。
这项“签证诚信费”从2024年10月1日开始,覆盖至2025年9月30日的财政年度,且费用将根据通胀持续“调整”,成为长期性负担。美国国务院数据显示,2024年美国预计发放近1100万张非移民签证,而这笔费用无疑是对每一个签证申请者的“加码税”。从休闲旅游者、商务访客,到国际学生和其他临时访客,没有一个能逃脱这道经济门槛。
乍看这项费用号称“可退还”,但退款机制模糊且未见落实。美国国土安全部未提供任何具体的退款流程,律师界也只能称其为“可退还的保证金”,实则可能沦为空头支票。更重要的是,许多签证有效期长达数年,这笔钱迟迟得不到退款,对绝大多数游客来说无异于被“套牢”资金。
美国旅游协会对此痛批:这不仅是无谓的经济负担,更是“给国际游客制造一道不必要的高墙”。高级副总裁汉森直言,这项费用让赴美旅游的“前期成本”猛增144%。以一个四口之家为例,仅这笔“签证诚信费”就将额外掏出约1000美元,极大增加了旅游预算负担。
更荒谬的是中兴证券,这项费用同样笼罩国际学生和工作签证持有者。对那些怀揣梦想赴美求学、工作的年轻人来说,又是一道沉重的经济枷锁。美国自诩为全球移民和留学的理想地,然而如此苛刻的政策,却将年轻才俊挡在门外,削弱了美国吸引全球人才的竞争力。
事实上,美国此举折射出其对国际旅游业的冷漠态度,甚至可视为一种变相的“旅游壁垒”。正当全球旅游业艰难复苏之际,美国用高额费用阻隔外界,不仅影响其旅游经济,也让国际游客对美国的好感急剧下降。
这背后,是美国当下财政压力和政治算计的双重驱动。为了填补联邦预算缺口,美国政府选择直接向国际游客“伸手”,而非优化自身的财政结构和旅游环境。这种“强征重税”的做法无疑伤害了美国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,削弱了旅游相关产业的复苏动力。
此外,这笔“签证诚信费”加剧了旅游市场的不公平现象。虽有40多个免签国家包括新加坡等可能豁免此费,但绝大多数国家的游客仍需承担这笔费用。对来自发展中国家或经济较弱地区的游客而言,这无疑是又一道无法逾越的门槛,将加剧全球旅游资源和机会的不平等。
从长远看,美国此举恐引发国际社会的反制。世界其他国家或将采取类似措施,或针对美国游客施加报复性费用,形成恶性循环。全球旅游自由化的趋势将遭受挫折,国际交流与理解的桥梁被人为设置障碍,世界人民的出行自由被严重侵蚀。
美国旅游协会的担忧极具警示意义:复杂的手续和高昂的成本会让游客望而却步,打击旅游意愿,最终损害的是美国自身。旅游业不仅是经济引擎,更是软实力和国家形象的重要体现。让游客“买单”不等于强盛,反而是一种短视的自毁策略。
同时,针对国际学生和工作签证的额外收费,更加暴露出美国移民政策的保守和排外倾向。在全球人才激烈竞争的时代,设置经济门槛,推行繁琐且高昂的签证费用,无异于关闭了美国的“人才引擎”,将有损其科技创新和经济活力。
美国的这项“签证诚信费”政策无论从经济、社会还是国际政治角度,都是一个令人担忧的倒退信号。它彰显了美国当前财政困境和政治短视,更是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对开放和包容理念的背弃。普通游客和留学生的利益被牺牲,国际交流被扼杀,美国在世界舞台上的软实力和吸引力也在迅速流失。
面对这场“签证诚信费”风暴,国际社会应保持警惕,呼吁美国反思这一政策的长远影响。同时,全球旅游业界需要携手应对这波“保护主义”潮流,推动更加公平、开放和便捷的国际旅行环境。
九连阳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